訊息分享2022.09.01

環境永續校園推手–上半年成果分享(二)

清華大學 動機系

系會長 巫佩璉

基金會提供了我們與環保相關的演講活動,並同時協助辦理我們系上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活動,雖然這次很可惜沒有辦成功,但也喚起系上同學對環境相關議題的關注。

我們選的主題是印花樂創辦人的分享,這場演講讓系上同學對於創業、企業責任有了更多了解,並且也能知道創業過程中仍能降低對環境的傷害,並且讓對創業有疑惑的同學們有了更多的方向。我自己參加完這場演講之後,覺得好像多了更多方向,即將升大四的我對於未來仍有很多茫然之處,但聽完演講後,覺得未來也許沒有我想的這麼複雜,只要願意去做並嘗試,一切都是有可能的,除此之外,我自己其實一直對環保議題非常關注,所以我很開心能夠請來對環保有一樣熱忱的印花樂創辦人來把他們的理念帶給更多同學。

很感謝有這次的機會,因為我覺得除了能夠幫助環境之外,也能讓系上同學們能換位思考,以不同角度看世界,而不是僅僅以利益的角度去計算未來方向。


陽明交通大學

人社系公關長 Yvonne

當時接到天鈺基金會推廣大使的邀約,一起討論讓永續這個議題在交大延續開來,我們正好也想為學校、系上辦理一些不一樣的活動,加上基金會提供了我們很多資源,像是贊助金源、永續講座,讓我們更了解永續議題之外,還有前進打造永續步道的手作步道體驗,在基金會的協助下,我們系學會的公關部也舉辦了二手衣市集的自辦活動,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環保意識蔓延到整個交大校園。

對於人社系的同學而言,海洋的議題是平常沒有機會接觸的,所以對我們來說這是含金量非常高的講座,我也在這場講座中,了解到人為的破壞竟然會對海洋的環境帶來這麼大的影響,這讓我了解到,我們必須更嚴厲的去看待這個議題,也明白到永續議題的急迫性,不僅僅只是使用環保餐具、關注海龜而已,我覺得生活必須要與環保、永續結合,落實到我們的食、衣、住、行中,並且推動到每個人開始做起,地球才能變得更好。


陽明交通大學

人社系公關長 奕廷

令我印象深刻是本次的永續講座,因為探討的主題是永續海洋,海洋保育是過去較少討論,也是我沒有接觸過的議題,透過講座與講師的講授,讓我對於海洋環境永續有更深的理解,認識了不同的海洋生物、不同的環境保育方法,更了解到原來現在海洋環境保育,已經面臨到如此兩難的情況,唯有透過我們再去傳遞、影響,讓更多人知道這樣的議題,引發更多人的關注,才能幫助這片海洋。

非常感謝天鈺基金會提供的資源,並且推動讓環境議題被看見的活動,永續的議題確實需要號召更多人的關注,不論是從我們的校園、社會,都需要喚醒大眾,環境永續需要大家一起投入。


陽明交通大學

資工系系會長

從接到來自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的邀請,希望有機會跟系上一起舉辦關於對環境友善的活動,到實際辦理二手市集、環保吸管推廣,大約經歷了半年的籌備期。

這半年的期間,與基金會夥伴討論如何推動活動,以及希望能達成推廣永續生活的目標,而往返多次的溝通,最後終於成功推動兩場活動,一路上有基金會的支持與贊助,讓我們也能以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社會與世界做出小小的貢獻。

除此之外,我們也參與了基金會提供的永續環境講座,記得小時候有很常去走步道的經驗,然而在聽完講座後,才真的了解步道對於環境的影響,真正友好的步道是對當地的動物、植物,還有對我們人類都能夠一起共存的。

這半年來,很感謝基金會提供我們的學習資源,以及和我們一同推動在校內的環境活動,讓我們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力量,為世界永續做出正面的影響。


陽明交通大學

資工系公關長 則維

很高興能與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展開一連串的合作,當時接到基金會的邀請,我覺得很不同於一般的贊助活動,因為是關於環境保育類的活動,我想如果我能一起推動的話,也能為世界環境盡一份心力,是個很有意義的活動,所以與會長、系上幹部們討論,決定和基金會一起攜手推動、參與相關活動。

除了永續環境人才培育講座,以及系上推動的環保吸管、二手市集外,其中我很希望能夠參與的手作步道實作課程,很可惜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取消,在聽完手作步道的講座後,了解一條永續、環境友善的步道應該是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讓我更想投入、體驗在實際的施作中,期待未來能再有機會,能夠去創造讓人方便走路、對環境也是友善的永續步道。


天鈺校園推廣大使

陳怡寧 Elaine|張至涵 Jessica

2022年1月是新一年的開始,也是我擔任天鈺基金會第一屆校園大使的開始,為了順利在清大、交大中推動環境永續的種子,永續人才培育計劃早在去年12月即啟動,在我們與兩校社團、系學會幹部的訪談中,發現清交大學生對環境保育的有強烈意識,更希望能有機會接收新的環境保育知識,以及發揮自身力量影響、改善身邊環境,因此基於訪談調查結果,與基金會夥伴一同擬定出兩項校園計劃,包含永續人才培育講座、身體力行的環境永續活動。

在推廣兩項計畫的1個多月期間,收到清大、交大同學們的熱烈回響,期間所接觸的每位社長、系會幹部,對基金會所推動的議題,感到十分的認同,並且願意號召系上同學、朋友一同身體力行的加入,再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與會議中,這份熱情依然不減,我印象深刻的是交大資工系會長說:「這是我過去沒有接觸過,真的很希望能加入,一同參與以環境友善的方法,為新竹打造生態友善步道。」有了社長的反饋,也讓我自己更加認定基金會推動的理念與計劃方向。

惟可惜適逢5月台灣新冠疫情忽然的起伏,打斷了我們與清大、交大同學們的腳步,許多講座與環境保育活動都被迫取消或延期,包含大家十分期待的手作步道,以友善工法修築新竹茶亭古道;清華大學外來種清除…等,但值得慶幸的是,在4月及5月兩個月間,我們仍推動了3場講座,其中商業設計X環境永續講座大爆滿,原訂30人的講座,登記超過60人報名,另外也完成3場校園大學志工的環境永續活動,在潔淨海洋環保吸管推廣的活動中,號召了100人響應參與使用環保吸管。

擔任校園大使的半年間,不論是推廣議題、辦理活動,都感受到與基金會夥伴、清大、交大同學們,一同走在推動永續的這條道路上,這份還給地球乾淨的樣貌的使命,有許多人一同實踐著,讓身為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的一份子,我深感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