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2025.05.13

國立臺灣圖書館攜手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深入信義鄉推動原鄉永續閱讀與文化傳承

為深化偏鄉閱讀資源布建並推廣永續發展理念,國立臺灣圖書館與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於59日至11日深入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群聚地區,展開為期三天的「原鄉永續發展教育推廣活動」。此次活動結合四也文化與昭晨攝影團隊,共同串聯閱讀、文化與社區,打造原鄉深度交流平台,期許為部落孩子開啟認識世界、實踐永續的契機。

活動內容涵蓋永續發展圖書資源捐贈、閱讀角建置、駐鄉閱讀推廣作家計畫、部落文化紀錄與原民資料徵集。59日下午首場活動於同富國小同心館登場,邀請布農族作家兼校友乜寇・索克魯曼與全校師生分享其作品。透過作家自身成長經歷,帶領學生從部落語境出發,認識自然、文化與永續價值。

現場除捐贈一批永續發展繪本及《永續發展圖書資料閱讀手冊》,亦設置「原鄉永續發展示範閱讀角」,並由國臺圖頒發「駐鄉閱讀推廣作家」聘書予乜寇老師,期盼透過作家的長期駐點與陪伴,培養學童深度閱讀力與文化自信。

同日下午,團隊也造訪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的久美國小,在小米倉圖書館設置第二處「原鄉永續發展示範閱讀角」,同樣捐贈書籍與閱讀資源,並與師生熱絡互動,交流閱讀經驗。

510日,國臺圖與天鈺基金會參與由東埔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的部落射耳祭,並於511日前往東光教會等地進行文化交流與環境走讀,正式啟動原鄉文化資料徵集與紀錄工作。期盼未來能彙整部落記憶與智慧,成為文化保存與永續閱讀實踐的重要基礎。

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曹翠英強調,《永續發展圖書資料閱讀手冊》首創以年齡分級、結合專業領域知識選書,呼應聯合國SDGs17項指標,為推動親子共讀、文化平權與永續教育提供重要基礎。從2023年至今,已陸續於各地建置閱讀角與推動閱讀活動,今年進一步走入原鄉,實踐知識平權與文化永續的理念。本次活動以閱讀為媒介,串聯文化、教育與社區,讓更多原鄉孩子透過故事認識世界,也為臺灣多元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

天鈺基金會顧問總監葉嘉青指出,本次推廣活動源自2023年合作計畫,國臺圖與天鈺基金會依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自2250本書中嚴選出120本適合012歲兒童閱讀的「永續發展好書」,編入《永續發展圖書資料閱讀手冊》,廣泛應用於圖書館、學校等教育場域。其中由乜寇老師與插畫家儲嘉慧合作的《我的獵人爺爺》,以及與插畫家貓魚合作的新作《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不僅展現布農族與自然共生的智慧,也傳遞跨世代文化記憶與心靈力量,是臺灣多元文化珍貴的資產。

在同富國小贈送永續發展圖書與設置閱讀角

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在母校同富國小分享創作的歷程

插畫家貓魚在同富國小分享探勘玉山場景與創作的連結

在久美國小贈送永續發展圖書與設置閱讀角

東埔國小合唱團以悠揚動人的歌聲,唱出對土地的深情,在群山間迴響

射耳祭典的祭槍儀式

父親指導小勇士射耳

在東光教會慶祝母親節及贈送乜寇.索克魯曼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