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2025.08.05
2025天鈺環境永續基金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原鄉永續教育推廣活動-山的記憶與我們的故事
7月27日午後,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以他的原創繪本《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帶領我們走入山林,也走進臺灣布農族的文化與歷史。從祖孫對話到父子同行,故事不只是書寫獵人的腳步與山林的呼吸,更映照文化與身分傳承的薪火。
本場講座由國立臺灣圖書館主辦,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協辦,邀請作家乜寇・索克魯曼與繪者貓魚老師現場導讀與對談,結合布農族情境音樂,營造繪本與歌聲交織的沉浸式體驗。故事原型的主人翁笛昂也現身說法,分享他走進自己故事的心情與回應。活動中也穿插笛昂、姐姐羅以與乜寇老師演唱布農族歌謠,真情呼應繪本主題,最終以布農族古調〈月光〉溫柔收尾。
當天安排了112年永續發展圖書資料評選入選圖書《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特殊格式授權儀式。永續發展圖書資料評選暨推廣活動,是由臺圖與天鈺基金會合辦。今年已進入第三年,特別啟動了特殊圖書資源轉製平權閱讀計畫,讓布農族的文化與歷史被更多人看見與聽見,也讓優秀的永續發展圖書和故事流傳得更久遠!
臺圖張燕琴主任與現場來賓們分享,乜寇老師不僅是一位文字創作者,更是記憶的提取者與文化的守望者。他擅長以生活經驗與親情為筆,書寫出既真摯又深具傳承意義的故事。貓魚老師則以細膩又具有生命感的圖像,讓故事中的山林、人物與情感一一具象而生動。
天鈺基金會葉嘉青顧問總監指出,永續的力量不只來自於科技和制度,更來自於文化的傳承與生活態度的改變。《東谷沙飛-山的孩子迪昂》和《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帶我們走進布農族的世界,看見他們與自然緊密相連的生活方式。布農族人敬天、尊重土地、愛惜動物,也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這些精神,正是我們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所希望實現的價值。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繪本導讀活動,不只是欣賞故事和插畫,更能激發孩子們對於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學習。讓大家明白,每一種文化都值得被看見,每一種生活智慧都能啟發我們對未來的想像,讓我們從故事中學會尊重、共好與永續。
圖1. 故事原型的主人翁笛昂、姐姐羅以與乜寇老師演唱布農族歌謠《月光》,真情呼應繪本主題。
演唱《月光》Buan錄影重播連結 點擊觀看
圖2. 臺圖張燕琴主任接受四也文化張素卿發行人將《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授權特殊格式,啟動特殊圖書資源轉製,實踐閱讀平權。
圖3. 天鈺基金會顧問總監葉嘉青表示,希望透過繪本導讀活動激發孩子們對於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學習。讓我們從故事中學會尊重、共好與永續。
※講座錄影重播連結:
山的記憶與我們的故事1—《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
山的記憶與我們的故事2—《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