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分享2023.03.02
提升兒童福祉從家庭、社區、城市做起
依據永續發展的三大面向「經濟成長」、「社會共融」與「環境保護」,利用「教育」作為落實推動的行動,親子天下與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團隊、天鈺基金會攜手合作,從有理論基礎、有樣本代表性、完整且具時代和臺灣本土文化意義的兒童發展資料與研究成果出發,藉此提供幼兒發展和教育政策建議,並將環境永續的思維注入各種教育活動,透過知名兒科醫師黃瑽寧與其頻道,進行面向大眾的知識推廣。期待透過本計畫之開展,探討家庭、社區、城市等環境如何對兒童的發展產生影響,讓本土重要研究能夠成為臺灣家長在教育教養路上的方針,增進家長親職能力,在教育現場帶入SDGs,促使永續發展思維得以推廣與延續。
親子天下
2008年,天下雜誌集團繼成立童書出版部門後,進一步創辦《親子天下雜誌》,雜誌創刊至今幾乎年年獲得金鼎獎「最佳學習類雜誌獎」,倡議的觀點與趨勢,也深受專業人士的支持。親子天下的童書也屢獲金鼎獎肯定,不少書籍深獲家長與孩子的喜愛。
近年來,隨著民眾閱聽習慣的改變,親子天下極力進行數位創新,在既有的紙本雜誌、書籍之外,開始發展數位內容,包括電子書、有聲故事書、線上課程、YouTube頻道影音等等。2020年初,親子天下與黃瑽寧一同創立了「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YouTube頻道」。該頻道創立至今兩年多,已有三十餘萬人的訂閱,所有影片皆可免費觀看,累積觀看次數達上千萬次。影片內容多從醫師的專業出發,聚焦在醫療、兒童照護與教養,並且不定期與專家對談,豐富觀眾的知識與視野。
KIT(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 Care,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
KIT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經費補助下,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結合國內幼兒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心理、早期療育、臨床醫學、調查研究、資訊工程等領域學者組成研究團隊,並邀請國內外資深學者擔任諮詢顧問,一同合力建置的國內幼兒發展資料庫。
KIT以「生態系統理論」和「生命歷程觀點」為研究架構,蒐集臺灣幼兒從出生開始的健康、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發展以及家庭、教保、學校環境的數據。KIT期待透過長期追蹤的、具有代表性的樣本資料,探討臺灣幼兒的發展趨勢和變化以及環境經驗,還有與他國幼兒的異同。透過前述的深入了解,提供政府擬定臺灣兒童健康、福利、家庭、托育、早療等政策之參考。
臺灣幼童3C使用率高!?研究指出恐影響孩子大腦及語言發展!
最近一期《JAMA兒科學》有一篇重要的研究,美國密西根大學於2018至2020間,追蹤366位約三到五歲的兒童,觀察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使用手機或平板安撫孩子的影響。結果發現,當兒童情緒暴走時,家長頻繁用3C產品安撫,會導致這些孩子三個月後、六個月後脾氣變得更暴躁,尤其在男孩影響更為顯著。
母親做到這舉動,就能減少孩子的攻擊行為!?
KIT研究指出,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母親以溫柔、肯定態度的回應孩子,會降低成為小霸王的機率!除此之外,減少條件式教養也是另一個重要的方法。科學數據如何解讀,條件式教養又是什麼?一起來看影片吧!
影響孩子語言發展的2件事,你我都能做到!
有關孩子的語言發展幾乎是每位父母所關心的話題。該怎麼樣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順利的牙牙學語?KIT研究指出語言發展除了先天的因素以外,其實有很多層面是來自後天的影響!本集我們就要與您一起探討,哪些後天的原因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發展?怎麼樣陪伴孩子,才能在語言發展與學習的這條路上,讓孩子走得順利又輕鬆呢?
爸媽有請育嬰假在家帶小孩,對孩子成長發展的到底有沒有實質的影響?
不知道您是否有聽過「有請育嬰假的家長,孩子會長得比較好」這個說法?KIT系列第四集,我們就要來談談關於「請不請育嬰假」這件事。究竟請育嬰假真的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嗎?如果家長請了育嬰假在家帶孩子,但還是丟手機給孩子看,有用嗎?除了「育嬰假」這個因素之外,有沒有其他更能夠影響孩子成長發展的原因呢?
產後憂鬱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正確溝通才能紓解!
這集我們來談談產後憂鬱。你也曾有產後憂鬱嗎?或者,你正身陷產後憂鬱的困擾當中呢?其實不僅是媽媽,甚至爸爸也會!許多家長面臨產後身分的轉變,因為感受到強烈的不安、焦慮和惶恐,因而引發產後憂鬱。從KIT的數據分析來看,最多人是因為什麼原因產生產後憂鬱的呢?這些產後憂鬱的情形會在多久之後獲得改善呢?還是有什麼方法可以紓解呢?本集讓我們繼續透過KIT的調查資料庫,帶您更加認識產後憂鬱。